4.jpg

                 聖稜線,一直是心裡想完成的口袋名單之一。

                七、八年前,曾和家人與米蟲夥伴們走到雪北,也從雪北看到前往品田的這條稜線山徑,心想,有機會一定要再來試試。三年前,認識了些熱血的年輕俊彥,相約一起挑戰這條夢想已久的經典路線,可惜,連續申請了幾回皆因天候問題而取消,這個夢,就這麼一延再延。

                今年,在FB網路平台上曾看到二日聖稜的邀約行程,但兩天的O型聖稜並非軟爛的輕鬆行程,還是跟熟識的朋友一起去風險比較小,因此,並沒興起報名的念頭。四月時,該網路平台再次出現這個二日O聖還差一人的邀約訊息,開始有了起心動念,決定還是先去試試水溫、探探路,作為日後挑戰一日O聖的行前訓練吧!於是,向主辦人提出了報名要求,所幸通過主辦人審核,成為這二日O聖的成員之一。

                成立活動群組後,從行程規劃到申請入園的過程中,讓我憶起了以前自組登山時的種種,也讓我對這個團體是否真能按計畫走完這二日O聖產生質疑,甚至表明要放棄,最後經過主辦人的釋疑,心想,既然主辦人這麼有信心,自然該依約參加。

                按計畫,原本該共同搭車前往武陵農場,車停雪山登山口開始起登,走完聖稜後由池有登山口下山,但,武陵山莊停車場至雪山登山口距離約有8K,應該不會有人想踢這一段吧!主辦人拋出這個議題後,順勢表達了自行開車前往的意願,如此,不僅解決了兩地接駁的問題,星期五晚出發的時間也可自行決定,感覺自在許多。

                行程確定後,體能方面當然也要維持一下,除了拾起久違的跑步之外,親山的頻率也增加了許多,無非是希望這回的兩日聖稜能順利完成。而老天爺也相當幫忙,氣象預報顯示,雪山山區這兩天天氣相當好,防曬與用水反而成了該注意的大事。既然萬事俱足,那就準備出發囉。

                星期五晚上七點半,告別了家人,出發前往武陵農場…

                 兩天一夜的行程,50L的背包都裝不滿,真是難得啊~

1.jpg

車行順暢,一個多小時後來到員山打打牙祭,之後,繼續走台七線前往武陵。行至南山前,路旁停了不少菜車,而一旁的高麗菜園內則是星光點點、萬頭鑽動,都是趕著收割高麗菜準備出貨至台北的農人,讓台七甲線熱鬧不少。子夜時分來到武陵農場,繳了入園費用後,直接前往約定的武陵山莊停車場歇息。(入園加停車費180;台北來回油錢1200;過路費160)

0330鬧鐘響起,0350準備妥當後走出車外尋找夥伴,繞了一下停車場,看到有一帳搭在車後,直覺應該是他們,只是,看起來預訂0400上車出發的時間是趕不及了。0447來到雪山登山口,還好志工還在歇息,不用花時間點名、看影片,0453大水池拍完團照後出發,此時已比計畫的0430晚了二十來分鐘。

2.jpg

出發前,其實心裡也隱藏著撤退的應變計畫,如果今天無法按計畫走到素密達山屋,那我會放棄之後的行程,直接原路下山回家,有運動到就好,日後找機會再來。如今,比預期晚了些時間出發,只能靠待會兒走快點來彌補,還好,起步後,夥伴們的表現一如主辦人說的,都很強。

0512來到七卡山莊前的景觀台…

10.jpg

0536來到七卡山莊,從登山口至此約花了50分鐘,在此小休…

12.jpg

0645來到哭坡觀景台...至此已遇上三個要上雪山的團體,例假日的雪山可真是熱鬧啊~

15.jpg

17.jpg

看到哭坡時很有感,記得第一次重裝上哭坡時,大概花了九分半鐘;第二次陪家人上哭坡,大兒子花了十分五秒小兒子十一分八秒而背重裝的林老師則花了將近十五分鐘。今天上路時,特別注意了一下時間,上到哭坡頂時花十一分半。

20.jpg

22.jpg

繼續前往雪山東峰...

23.jpg

0730來到東峰叉路口,有夥伴沒來過雪山主東,有點訝異...

25.jpg

0735登頂雪山東峰,天氣真好~

36.jpg

雪山東峰望向雪山聖稜線,展望真好~

按計畫,我們將走黑森林水源線上凱蘭特崑山,之後沿稜線前往素密達山屋入駐。

27.jpg

31.jpg

0826行至369山屋,比預期的九點還快了些,真好。

41.jpg

此時的369山屋更熱鬧了。

休息時,沒來過的夥伴提議想去雪主走走,既然時間允許,我也沒意見。

43.jpg

44.jpg

0930來到8.7K水源處,擔心素密達山屋缺水,於是取了空瓶裝水備用。

45.jpg

0956走抵黑森林營地,清幽的氛圍依舊,能在這紮營發呆是不可多得的福分,可惜,目前緣分仍淺。

47.jpg

漸漸地,五人小組默默地分成了兩隊,1024來到雪山1號圈谷,可惜,這次的杜鵑花況差了些。

52.jpg

55.jpg

集合拍好團照後,繼續前往雪山主峰,這登頂的兩K路程讓隊伍分得更散了。無妨,總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囉。上行途中,終於又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有熱血的感動。

98.jpg

1123來到玉山圓柏的白木林,扭曲的姿態依舊美得令人屏息。

91.jpg

102.jpg

山徑旁,幾叢杜鵑開得正艷。

120.jpg

山頂望向品田,看起來離這沒很遠啊!

122.jpg

61.jpg

1131登頂雪山主峰,至少有五次了吧。

128.jpg

62.jpg

夥伴們陸續上來,由於此刻山頂人數不少,花了不少時間等待拍照,時過1220,不得不提醒夥伴們該繼續上路囉。

68.jpg

切上北稜角。

73.jpg

78.jpg

86.jpg

1251登上北稜角,咦,不鏽鋼柱不見了。

89.jpg

回望雪山主峰。

134.jpg

全員到齊後,繼續沿稜前往雪北山屋。

137.jpg

稜線路不怎麼好走,領隊帶路慢了些,拖了不少時間。1355,才看到黑森林水源地上來的叉路口,糟糕。

140.jpg

回望2號圈谷。

141.jpg

夥伴原本希望能在雪北山屋小寐一下,補足精神後再繼續前往素密達山屋,但時間上越來越緊迫,不得已只好領頭加快點腳步,不過,夥伴們的狀況似乎越來越不好了。

146.jpg

1429來到3.5K里程指標牌處,距離雪北山屋還有0.5K距離。出發前,預估下午兩點左右應該要到雪北山屋的,這下子差遠了。

149.jpg

抵達雪北山屋時,領隊集合了大家的意見要和我商量,希望今天走到雪北山屋就好,我期期以為不可。一則此時的山屋已客滿,窩在外面的機會不小;再則,今天少走三個多小時,明天想不摸黑出去就更難了,人的惰性就是這樣,沒有最懶,只有更懶。

如果主辦人決定今天的行程就此結束,我也會遵循,不過,明天我就會向後轉,就當誤上賊船,有運動到就好。但,若是主辦人決定繼續往前走,即使摸點晚黑我也會陪著慢慢走。最後,領隊決定繼續前進。

1542來到雪山北峰叉路口,四人決定登頂。

151.jpg

叉路口卸下背包,1550登頂雪山北峰。

156.jpg

此時的峰頂,有幾位公務人員正在拍攝埋置鐵造立牌的畫面,順道借了鐵牌用用。

159.jpg

山頂回望來時路。

182.jpg

即將前往的路徑,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穆特勒布就在不遠的前方,而素密達山屋就在其山腰上,加油。

187.jpg

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搶當排頭的,但現在情況有點緊急,只好走前面先確認路徑,省一點找路的時間。

188.jpg

勇腳賢明兄。

193.jpg

不斷地上上下下,讓夥伴們都累壞了,行進半小時就得休息一次。

196.jpg

雪北至素密達山屋路徑很明顯,沒看到布條的話,還是會有疊石指引。

201.jpg

在穆特勒布山腰腰繞了好一陣子後,山徑突然轉為陡升,算是從雪北過來最辛苦的一段。

205.jpg

206.jpg

崖頂的松柏依舊屹立不搖,樹形各異,在此蠻荒之地辛苦地活著。

211.jpg

213.jpg

過此後,路線改為急下,距離還不短,幾段拉繩處的斜坡上石塊鬆散,行進間常有落石滾落的險事發生。

今天的目標---素密達山屋離此已近,便請先上來的夥伴先走,由我來等候最後一位,以節省等候拉繩下行的時間。

1803終於來到素密達山屋,沒摸黑,真好。

223.jpg

                  今天的素密達山屋很熱鬧,共有三個團體入駐,好在山屋的儲水桶內有足夠的水供大夥享用,真是感恩。

                 在山屋二樓擺妥裝備後,拿著鍋碗下樓烹煮晚餐,還在喬位置時,樓下的山友突然問我說:你是不是有在寫部落格?是不是某某人?哈,就是做個活動紀錄而已,沒想到還有人看呢。

                從雪北過來素密達山屋時,已經感覺兩腳的大拇指有起水泡的感覺,經過這兩個多小時的磨蹭,下樓烹煮時特別注意了一下它的狀況,果然一如預期,水泡不僅長了,而且還破了,趕緊用清水清洗一下傷口,抹了藥膏並貼上OK蹦,希望不會礙到明天的行程。畢竟,明天的素密達斷崖以及品田斷崖才是此行的精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