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鬧鐘響起,還是不太願意起來。隱約中聽到了鄰居的細語,才不甘願地起床準備早餐。打開瓶裝的礦泉水,加熱後裝入保溫瓶內當行動水,並拿礦泉水泡了巧克力與麥片和著蛋糕當早餐,夠奢侈了吧!!!整理裝備時,竟然發現多帶了兩罐,唉。


拖到將近六點才出發,沒多久,頭灯與手電筒也免了。抬頭一望,往油婆蘭的方向一片霧茫茫,毫無展望可言,有點擔心今天的大劍行﹔而往松茂部落方向則雲霧大開,或許還有機會看到日出呢!出發沒多久,又遇上了重裝的獨行俠,問他是否還去小劍?他回覆說﹕只爬大劍了。那你怎麼還背重裝?他說﹕今天想住油婆蘭營地。哇!!!只能說<佩服>囉。


離開了防火巷,進入了密密麻麻的劍竹林中,免不了沾了一身的濕。進度略慢,與內人很有默契地說﹕放棄劍南尖山吧。隨著高度越來越高,小徑兩旁已可見到尚未溶化的雪,小孩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豈止興奮而已。漸漸地,積雪越來越深,已由不得我們不停下腳步並套上冰爪。行前,爲內人與小孩們各準備了一副四爪的簡易冰爪,實際使用上很容易脫落,不然就是得束的很緊,腳會不舒服,並不好用。


GPS顯示已經上到了油婆蘭山,應該要右轉下油婆蘭的下層營地,但是路呢?怎麼都不見啦。見往前方向有足跡,只好跟著走。在一處坳地,遇上了已經在此紮營兩天的台大登山社社員,他們表示因為積雪過多,前往大小劍的路徑已完全被雪給覆蓋,在找不到路跡的情況下只好在此窩著。而台南來的獨行俠見狀,也打消了在此紮營的念頭,準備和大夥一同下山。那今天預定的大劍咧?既然看不見,也上不了,只好下次再來囉。


玩雪成了此時唯一能做的事,打雪仗﹑堆雪人,小孩們玩的不亦樂乎。台大登山社的朋友還煮了熱飲給小朋友們暖暖身子,感謝。其中的一位社員告知再往下去可達油婆蘭池,內人沒啥意願,且一直催著我們該下山了,因為鞋子﹑襪子已全濕,怕凍傷,拗不過我的任性,只好跟著走。下切的路,其實也不明顯,腳每踩入雪中一步,便覺得襪子更濕一分,還沒抵達下方營地時,其實心裡已有撤退的打算,但任性戰勝了理智,最後還是抵達了油婆蘭池。表面結冰的油婆蘭池,硬是被跟著的大黑踩破了好幾個大洞,而且它還樂此不疲呢!!!小孩見狀也有樣學樣,拿起雨傘對著湖面猛戳。


回到營地,所有的山友都準備下山了,此刻,天空正飄下瑞雪,似乎在告訴我們﹕還要再來喔!!!


下到推論山的途中,陸續遇上了些要上大劍的山友,我想,此行雖然與大劍無緣,但也夠咀嚼再三的了。回到推論池,才發現原來黑黑的推論池上方還有一池,而且水質更為乾淨,可能是最近多雨所蓄積的吧。


下雨了,還好我們已躲進了帳棚。填了肚子,開始收拾細軟準備下山。收拾期間,聽到台大登山社在我們帳棚外面歇腳的聲音,這些有愛心的朋友將剩下的食物給了大黑,而它最後也跟著走了。出來拆帳棚時,意外地還看到獨行俠正在煮午餐。哈,我們還真有緣呢。


背起了帶水的帳棚,要下山了,怎麼覺得背包的重量沒有減輕,慘啦。中午時分,通過了看天池,小休期間,決定直接打道回府,因此打了電話向環清宮取消訂房,感謝老闆娘的體諒。下午一點多回到了最陡的頭頂,看到陡下的路徑,不禁兩腿發軟。咬著牙,噙著鼻涕,強忍著已經磨破皮的傷痛,手裡拿著已經斷頭的雨傘,一步一步地緩緩走下陡坡。終於在下午兩點回到了登山口,迎接我們的是三位台南來的山友,這三位都是剛剛在油婆蘭一起賞雪的朋友,而獨行俠也是其中一位。怎能不說有緣呢?!他們還邀我們一起去泡野溪溫泉呢?!可惜不順路。


最後6k的松茂林道,心態上已放鬆了不少,但背上重壓的背包還是不斷地提醒著我﹕還早呢?!兩個小時後回到了0.7K的停車處,卸下了沉重的背包,肚子也咕嚕咕嚕地響了。回到中興路口站時,大家的目光都在尋找著大黑的身影,但未果。心想,若是跟著台大登山社的學生走了,往後的日子應該會比現在來得好吧。


下到南山,享用著溫暖豐盛的晚餐,看到大兒子Kevin居然會自己夾高麗菜吃,真是奇了。他說﹕很好吃啊。而南山有名的中藥茶葉蛋也是不能錯過的美食,當然也要過去買幾顆嚐嚐。


下到了台七線,車輛明顯變多了,速度略慢。心裡已有預感雪隧前一定會大塞車,果然到了礁溪交流道時,其下方已塞滿車潮,而且已經塞到與其連接的其他平面道路了。去年十一月底去閂山的回程中,沒這麼嚴重便塞了半個多小時才擠上交流道,因此決定走西濱或北宜回家,便直行不準備上高速公路。內人見狀,認為改走其他道路曠日費時,要我找路迴轉,並改由她接手。換手後,接上最外側的車流,而這三線準備擠上交流道的車流居然輪流在移動,原來前面有交警在疏導。回到台北時,不過才晚上九點半而已,運氣真好。


高度一過三千,小徑旁開始出現殘雪


我們自己堆的雪人





回程望向積雪的佳陽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