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220704_075202.jpg

昨天逛完金門的金沙與金湖兩鎮後,今天的參觀重點放在金城與金寧。其中,林老師特別想去走走有金門版摩西分海之稱的建功嶼,因有潮汐限制,今天的最佳登島時間為九點到十點,所以打算先去逛逛附近的景點。

約莫八點離開民宿,首先來到金城的莒光樓,莒光樓做為金門的精神象徵,當然要來參觀一下,可惜正好遇上整修,只能看看外觀。(以下所有景點介紹皆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面臨金城美景,背擁豐蓮山脈,初訪金門,必定要登上莒光樓遠眺金門風光!莒光樓做為金門的精神象徵,以中國傳統建築的作法,將傳統城樓放在現代建築的基座之上,締造一項獨特建築美感〪

這座建築建於西元1952年,用以表彰在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之事蹟,樓高三層,每層皆有不同的展示主題,最著名莫過於胡璉將軍的青天白日勳章了。

IMG_20220704_075315.jpg

IMG_20220704_075514.jpg

接著前往明遺老街...

明遺老街位於金門城北門外,已逾四百年的歷史,被稱為金門最古老的街道,矮小的街屋並排在兩側,街道的東西南北四處出口原本都設有隘門。

明遺老街過去曾是金門城的繁鬧市集,在地人又稱這裡為「買菜街」,隨著金門從清初政經中心移往後浦,才逐步走向沒落。
為了將金門第一街的回憶留存,明遺老街上的三棟建築改作為故事館,展示舊時常民的生活樣貌,關於信仰、農作與起居都有詳盡的描述。
 
IMG_20220704_081235.jpg

IMG_20220704_080455.jpg

IMG_20220704_080529.jpg

IMG_20220704_080808.jpg

IMG_20220704_081142.jpg

黃天佑紀念館

黃天佑先生年輕時前往新加坡學醫,二十九歲返回金門定居,原本在模範街租屋看診,後來才搬回金門城洋樓行醫,四十一歲因腸炎過世,留下三子一女與繼室陳清守著這棟洋樓。洋樓因年久失修,下雨便會漏水,陳清的長子在洋樓旁又蓋了間新式住宅居住,而這棟留有時光記憶的洋樓則指望政府能補助整修,免得遭受塌毀的命運。

IMG_20220704_080855.jpg

IMG_20220704_080929.jpg

明夷老街旁,是一座金門城的西門。

西門建於制高點上,居高臨下監控海域,視野開闊,前控水頭村,遠眺可以看見正在興建中的金烈大橋。甕城是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城門外修建半圓形的護門小城,形如「甕」,開口位置與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使得攻城者無法長驅直入。現今重建的城門雖無此設置,卻能依此遙想當年所城防禦系統的嚴密。

IMG_20220704_081414.jpg

IMG_20220704_081431.jpg

IMG_20220704_081948.jpg

IMG_20220704_081546.jpg

西門上俯瞰明夷老街。

IMG_20220704_081638.jpg

金門的歷史可追溯自晉元帝建武元年(西元317年)。明朝,為了抵禦海盜的侵擾及保護當時住在此地的居民所建造的「千戶所城」。在明鄭抗清時期,金門城是主要重鎮,清康熙19年(西元1680年)總兵陳龍將總兵署遷至後浦,金門城才逐步沒落。

金門城共有東南西北4座城門,自古即有「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的諺語,言下之意為東臨人口旺的古崗,所以要人到古崗去;西方的水頭是僑商匯集,要賺錢到那邊;南門外是港口,商業興盛;北門則臨燕南山燕南書院所在,做官求名當往這裡去!

IMG_20220704_082617.jpg

接著前往文臺寶塔...

文臺寶塔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古城村舊金城南磐山南端,是一座由花崗石條壘砌而成的五層實心塔。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抵禦倭寇屯戍浯洲(今金門)時,建造了三座寶塔,文臺寶塔便是三塔中碩果僅存的一座。 文臺古塔為六角形平面,基座以上共分五層,均由花崗石條以丁順砌建造而成,頂簷再鎮以矛尖寶頂。第三層的塔簷下,刻有「奎星聳照」四字及浮刻「魁星踢斗」圖像,有祈求文風興盛的作用。文人雅士到此臨海遠眺,莫不心胸舒暢,頓萌大志,遙祭魁星,以遂宏願。 文臺古塔周圍岩石磐結,碑碣林立,除鐫有「文臺寶塔」四字外;也有萬曆35年(西元1607年)百戶陳煇手書的「湖海清平」以及張大千所題「國之金湯」石碣,頗具歷史意義。文臺寶塔附近的視野相當遼闊,可以臨海極目遠眺,所以明百戶陳煇在此題刻「湖海清平」四字。而今金門三塔中,只餘文臺寶塔得以屹立磐石,供人登高賞遊。(摘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

IMG_20220704_083558.jpg

IMG_20220704_082928.jpg

IMG_20220704_083256.jpg

文臺寶塔旁還有明朝的虛江嘯臥謁。

IMG_20220704_083451.jpg

IMG_20220704_083430.jpg

0847來到建功嶼入口,此時遊覽車一台台地前來,看來,大家都是銃著金門版摩西分海而來。

建功嶼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

潮退時,除了可以看見潮間帶豐富的生物外,還能沿著石板道登上建功嶼,因此又被稱作金門版的摩西分海。

島上豎立的鄭成功石像望著的方向,是廈門鼓浪嶼上另一尊鄭成功石像,與石板道兩側高大的「牡蠣人」裝置藝術,都是遊客鏡頭下熱門的景色!(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084741.jpg

IMG_20220704_085010.jpg

IMG_20220704_085234.jpg

IMG_20220704_085245.jpg

IMG_20220704_085406.jpg

IMG_20220704_085805.jpg

IMG_20220704_090009.jpg

IMG_20220704_090058.jpg

IMG_20220704_090120.jpg

IMG_20220704_090305.jpg

IMG_20220704_090417.jpg

IMG_20220704_090458.jpg

IMG_20220704_091259.jpg

望海的鄭成功石雕。

IMG_20220704_091353.jpg

回程在岸邊看到活生生的鱟,真是幸運。

IMG_20220704_092029.jpg

走回建功嶼入口後,再去對面的延平郡王祠參拜。

IMG_20220704_093244.jpg

接著,前往水頭聚落參觀醉月樓。

得月樓建於公元1931年,是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後,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陳南安設計建造的一座高聳建物,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便以「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涵,取名為「得月樓」。

得月樓建造時,正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因此得月樓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三、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屋頂女兒牆的垛口是為防禦使用,此外還有逃生密道,在緊急時刻帶領主人通往相鄰的番仔樓內;具機能性又不失美觀,讓得月樓曾獲得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100156.jpg

IMG_20220704_101333.jpg

IMG_20220704_100008.jpg

IMG_20220704_101001.jpg

IMG_20220704_101140.jpg

水頭聚落的黃氏家族相當重視教育,隨著聚落裡學生增多,原本作為講堂的家廟場地不敷使用,黃氏家族於是提議興建學校,由水頭鄉僑共同出資,於西元1932年興建金水國小。

金水國小仿照傳統書院「回」字型的平面格局,也就是俗稱的番仔厝,在當時是全金門最新、最大的洋樓小學。

金水國小門面精美,刻畫著象徵純潔的天使、展翅高飛的老鷹;內部使用紅磚搭建圓柱,取諧音「專注」之意,每一處小細節都是對學子們的期待。(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102415.jpg

IMG_20220704_101629.jpg

IMG_20220704_101907.jpg

參觀完水頭聚落的閩式住宅群後,繼續前往<漢影雲根碣>與古崗湖後,繼續來到翟山坑道參觀。

翟山坑道內,既長而寬闊的坑道及水道兩區域,是八二三砲戰期間,動員無數人力、耗費五年時間,才辛苦鑿出這條能夠容納42艘水道小艇進出、迴轉的極大的工程,又被譽為「地下金門」傑作之一。

循階梯而下,走進翟山坑道幽暗的光線裡,鬼斧神工的軍事傑作就在眼前,坑道盡頭接引著深不見底的海水,在炎熱的夏季裡替旅人們帶來一些清涼。(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114051.jpg

IMG_20220704_114256.jpg

IMG_20220704_115334.jpg

IMG_20220704_114922.jpg

IMG_20220704_115226.jpg

接著前往燕南書院...

燕南書院是宋朝學者朱熹在金門的講學處,也是金門最早的文教聖地,此舉亦帶動了當地的文學風氣,讓金門在明、清兩代時產生了不少進士。明朝末期時,燕南書院則改為太文巖寺,主要奉祀黑面清水祖師爺,並和太武山海印寺、田浦城隍廟、金城南門香蓮廟、庵前恩主公廟,合稱金門五大名廟。

燕南書院內部為「回」字型的設計,正殿供奉黑面清水祖師爺,後殿中央則奉祀文昌帝君、朱熹、魁星爺等和學業考試相關的神明,左右的廂房則規劃了藝文展覽及活動空間,可以讓遊客欣賞書法作品及閱覽書籍。在書院外的廣場還設有一面超大型書卷的裝置藝術,特別的樣式也成為金門另類的打卡點。此外,燕南書院挑高的地勢,也是飽覽金門城區及廈門市景的好地方。(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124825.jpg

IMG_20220704_124855.jpg

IMG_20220704_125028.jpg

IMG_20220704_125101.jpg

IMG_20220704_125226.jpg

離開燕南書院後,繼續前往古寧頭戰史館。

來到「古寧頭」時,周邊有許多紀念古寧頭大戰的紀念碑和和平鐘。

IMG_20220704_133204.jpg

IMG_20220704_132100.jpg

IMG_20220704_132509.jpg

IMG_20220704_145609.jpg

西元1949年10月25日,發生著名的「古寧頭戰役」,戰爭結束後,也開始了國、共雙方的長期對峙。1979年雙方砲擊止後,金門軍方於1984年便在古寧頭興建「古寧頭戰史館」。

外觀仿古城堡式的戰史館,兩旁擺置著當年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M5A1戰車,室內陳列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展示…等,為近代重大歷史的戰役紀錄下當時的場景。(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走進古寧頭戰史館前,會先經過<萬聖祠>,是紀念戰死的勇士。

IMG_20220704_134031.jpg

之後便來到「古寧頭戰史館」。

IMG_20220704_134251.jpg

IMG_20220704_134320.jpg

離開古寧頭後,繼續前往北山播音牆。

北山播音牆

「親愛的大陸同胞你們好,我是鄧麗君......」鄧麗君那清脆的嗓音從巨大的播音器裡傳出,位於北山斷崖上的北山播音牆,與馬山觀測所的馬山播音站,同為金門戰地時期用來喊話打「心理戰」的前線,用國語、閩南語廣播新聞、宣傳、評論、招降等訊息。

心理戰所使用的播音設備也是戰時首要的攻擊目標,因此高聳的北山播音牆也是掩護播音站的防禦建築,正面是由48組揚聲器組成的方陣,聲音可傳播25公里,特殊如蜂巢的造型,不論是站在播音牆旁,或是站在斷崖下仰拍播音牆,都是很熱門拍照方式!(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142803.jpg

IMG_20220704_142849.jpg

北山播音牆外有指標可往北山斷崖,是當時古寧頭大戰重要的場域。

IMG_20220704_143052.jpg

IMG_20220704_143116.jpg

有拉繩可下北山斷崖。

IMG_20220704_143422.jpg

IMG_20220704_143408.jpg

IMG_20220704_143350.jpg

最後來到北山古洋樓,見證當時戰爭的慘烈。

北山古洋樓為古寧頭人李金魚、李炎芽、李天祝三兄弟合蓋,三人赴菲律賓馬尼拉經營椰子貿易有成,於1928年返回北山老家興建二落大厝供母親居住,後於1937年興建雙層洋樓,由大陸南安師父與本地古寧頭籍李炎頭等工匠、土水師合力興造。

因為洋樓地勢高,視線良好,可覽盡村中各個角落,極具戰略價值,於古寧頭戰役時遭到共軍占領成為指揮所,歷經激烈槍戰和砲擊,無疑是金門為戰爭前線的歷史證明。(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IMG_20220704_144729.jpg

IMG_20220704_144708.jpg

IMG_20220704_144810.jpg

IMG_20220704_145109.jpg

滿是彈孔的外牆。

IMG_20220704_144831.jpg

IMG_20220704_144951.jpg

約莫下午三點離開金寧,該回金城民宿還車了。傍晚的空閒時間,正好可以步行參觀後浦小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