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記高中期間,教中文的導師要我們到各地的寺廟抄錄對聯,從導師的口中才得知北投有這間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農禪寺」,當時雖未探訪,但這「農禪寺」的名號卻已深烙心中。前些日子在當環保志工時,一位長期在農禪寺當志工的長者告訴我,農禪寺和以前已有很大的變化,希望我能去拜佛。心想,機緣到了。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即這次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竹林,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採收竹筍,除供寺內日常食用,也分送給鄰近居民。一九七七年,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老人即捨報往生,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並一一加以落實。(摘自台北旅遊網)
下午時分,和家人從復興崗走往農禪寺,入口有指標。
疫情關係,進入農禪寺前要量體溫與戴口罩。
「農禪寺」最初的二層樓農舍,現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目前展覽著聖嚴法師的修道歷程。
「農禪寺」一隅。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
農禪寺附近不遠處,有一間美式蔬食漢堡專賣店,聽說評價很好,用餐時間常常得排隊,趁著逛完農禪寺的機會,順道去品嘗看看它的美味。果然,名不虛傳,好吃。
Burger Su 美式蔬食漢堡專賣店
慈后宮遶境,是北投的年度大事,今年因疫情關係取消,但拜媽祖的誠意還是不能少的。
北投慈后宮,又稱北投媽祖廟,原稱「天后宮」,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的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其媽祖稱為「北投媽祖」或「北投媽」,建於1918年,是舊北投地區(北投庄)年代最久的媽祖廟。
相傳臺灣日治時期北投庄大籬笆(現北投區清江里)耆老陳傳,雕塑天后媽祖神像一尊,供鄉民膜拜,屢有靈應,大正七年(1918年)搭設草庵,信眾日增。
大正十四年(1925年)借用商業鉅子辜斌甫(辜顯榮螟蛉子)大甲藺田的田寮奉祀,時稱「天后宮」。
昭和七年(1932年)仕紳陳振榮題匾為「慈后宮」,從此定名。(摘自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