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889.jpg

今天行程:    維爾紐斯(Vilnius)-希奥利艾(Siauliai)-里加(Riga)

酒店早餐後,参觀【維爾紐斯大教堂】【黎明之門】【聖安娜教堂】【維爾紐斯大學】等景點。之後,前往【希奥利埃十字山】,感受幾十萬個大大小小十字架莊嚴矗立的静穆氣氛。之後前往拉脱維亞首都里加,参觀古城内【聖彼得大教堂】【三兄弟屋】【黑頭宮】【猫宅】【圓頂大教堂】等古老中世紀建築。當晚入住里加或其周邊酒店。

維爾紐斯立陶宛語Vilnius),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其舊城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維爾紐斯也是2009年的歐洲文化首都。

維爾紐斯是一座世界性的都市,擁有變化多樣的建築,維爾紐斯有40多座教堂。立陶宛宣布獨立以後,冒出大量餐館、旅館和博物館,維爾紐斯居民獲得了世界上最好客的名聲,例如活躍地參與好客俱樂部。維爾紐斯擁有典型的中世紀城鎮的格局,環繞市政廳發展起來。主幹道Pilies街將宮殿與市政廳連接起來。從這裡向外放射出許多狹窄、彎曲的街道,兩邊布滿教堂、店鋪、手工作坊、貴族的府第和隱蔽的庭院。

維爾紐斯舊城的規模較大,面積達到3.6 km²,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最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蹟都集中於此。舊城內將近1500座建築物,分別建於幾個世紀,形成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交相輝映的壯麗輝煌的藝術效果。儘管維爾紐斯以巴洛克城市著稱,這裡也有許多哥德式(如聖安娜教堂)、文藝復興式新古典主義(如主教座堂)和其他風格。該市最重要的地標是位於小丘上的格底敏城堡和山下的座堂廣場,形成一組錯落有致的壯觀建築群,控制著進入維爾紐斯古城的門戶。由於維爾紐斯舊城具有獨特的魅力,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1995年,世界上第一座弗蘭克·扎帕的青銅雕塑就安置在維爾紐斯市中心附近。(摘自維基百科)

今天早上八點出發前往維爾紐斯舊城區參觀。參觀路線:黎明之門-聖安娜教堂-維爾紐斯大教堂-三十字山-維爾紐斯博物館

【黎明門】立陶宛語Aušros Vartai)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一座城門。維爾紐斯曾有九座城門,黎明門是唯一一座現存的城門。1993年9月4日,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曾經訪問這裡。(摘自維基百科)

IMG_4834.jpg

IMG_4845.jpg

緊鄰【黎明門】的Vilniaus Aušros Vartų Švč. Mergelės Marijos, Gailestingumo Motinos, koplyčia教堂

IMG_4844.jpg

IMG_4843.jpg

一樓教堂大廳較為寬敞一般參觀的遊客湧入時還不會有什麼影響。但上至二樓時,其廳室甚小,明顯感覺我們這些不速之客,已干擾到了正在此禱告的虔誠信徒,真覺得很抱歉。

P_20190716_082329_vHDR_On.jpg

IMG_4838.jpg

離開教堂後,繼續沿著老城特有的石坎路前行...

P_20190716_091510_vHDR_On.jpg

來到The Church of St Theresa,是間天主教教堂。

IMG_4847.jpg

IMG_4849.jpg

接著是聖三一教堂。

IMG_4851.jpg

IMG_4853.jpg

IMG_4854.jpg

IMG_4855.jpg

到處都有的教堂。

IMG_4856.jpg

IMG_4857.jpg

維爾紐思市政廳及其廣場。

IMG_4859.jpg

IMG_4862.jpg

由於立陶宛曾被蘇聯統治,所以也有東正教教堂。

聖尼古拉東正教堂...

IMG_4866.jpg

IMG_4869.jpg

簽字樓

IMG_4870.jpg

維爾紐斯大學,可能暑假期間沒開放。

IMG_4872.jpg

IMG_4873.jpg

【聖安娜教堂】

聖安妮教堂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位於維爾紐斯舊城。聖安妮教堂融合了華麗的哥德式建築和磚式哥特建築的風格,是維爾紐斯的地標建築,也是立陶宛哥德式建築的代表。聖安妮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摘自維基百科)

IMG_4874.jpg

IMG_4877.jpg

IMG_4879.jpg

IMG_4883.jpg

IMG_4881.jpg

IMG_4882.jpg

三十字架山,離這太遠,時間不夠上去而放棄。

IMG_4891.jpg

建於15世紀的格迪米納斯塔,坡道入口圍著維修柵欄,放棄。

IMG_4895.jpg

IMG_4912.jpg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位於維爾紐斯舊城,是立陶宛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在蘇聯統治時期,教堂曾被用來當作倉庫。1985年,教堂恢復了其功能。1989年,維爾紐斯主教座堂恢復了其教堂地位。(摘自維基百科)

IMG_4897.jpg

IMG_4910.jpg

IMG_4907.jpg

IMG_4902.jpg

P_20190716_100216_vHDR_On.jpg

P_20190716_101120_vHDR_On.jpg

立陶宛國家博物館

IMG_4913.jpg

老城旁的涅里斯河

P_20190716_102327_vHDR_On.jpg

1030左右離開立陶宛首都後,繼續前往北部城市希奥利艾,準備參觀知名的十字架山。午餐,依舊在途中的加油站超商內解決。下午兩點半左右,來到了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立陶宛语:Kryžių kalnas)是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奥利艾以北12公里外的一個朝聖地。其確切的起源無人知曉,不過據認為第一批十字架是1831年11月立陶宛人反俄起義後,放置在從前的一個軍事掩體處。幾個世纪中,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在這裡安置了許多十字架,以及巨大的苦像、立陶宛愛國者的雕塑、聖母雕像以及數以千計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經念珠。2004年十字架的數量約有100,000個,2015年已超過200,000個!(摘自百度百科)

雖然,期間曾被蘇聯用坦克車輾平,不過,勇敢的立陶宛人依舊不停地前來豎立十字架,自由,得來容易嗎?

IMG_4920.jpg

P_20190716_144211_vHDR_On.jpg

P_20190716_144146_vHDR_On.jpg

IMG_4923.jpg

P_20190716_144058_vHDR_On.jpg

P_20190716_144305_vHDR_On.jpg

P_20190716_144427_vHDR_On.jpg

P_20190716_145052_vHDR_On.jpg

下午三點離開十字架山,繼續前往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里加拉脫維亞語Rīga)是拉脫維亞首都北歐地區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最繁忙的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里加是歷史上漢薩同盟主要商業城市,其歷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認為里加豐富的新藝術運動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2]。(摘自維基百科)

約莫下午五點十來分左右抵達,下車逛里加老城區。里加古城内參觀重點:【聖彼得大教堂】【三兄弟屋】【黑頭宮】【猫宅】【圓頂大教堂】等古老中世紀建築。

里加老城區地圖

P_20190716_195044_vHDR_On.jpg

里加老城區.JPG

從石頭橋(Stone Bridge)進入老城,首先看到的是三位槍手雕塑的槍手廣場...

IMG_4991.jpg

接著便是黑頭宮了。

黑頭宫拉脫維亞語Melngalvju nams,)是位於拉脱維亞首都里加老城(Vecrīga)的一座建築。原來的建築興建於14世紀早期,屬於黑頭兄弟會,這是一個在里加的德國未婚商人組建的會。從1580年到1886年,陸續增加了許多裝飾。

這座建築在1941年6月28日遭到德國飛機轟炸,成為廢墟,其殘餘部分於1948年被蘇聯政府拆除。目前的建築重建於1995年到1999年。現為總統的住所,提供參觀行程和各種活動。

IMG_4951.jpg

熱鬧的黑頭宮廣場。

IMG_4943.jpg

從黑頭宮廣場,看到的是【聖彼得大教堂】的鐘樓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基督教的路德教會教堂,建於13世紀,其鐘樓建於16世紀,塔高136米,具有哥德式教堂的特點。教堂於15和17世紀曾經歷了兩次大的改建,融入了當時的巴洛克的風格。

IMG_4955.jpg

教堂前有動物雕像,是某個格林童話故事中的角色。

IMG_4954.jpg

【猫宅】

IMG_4958.jpg

IMG_4960.jpg

里加主教座堂即頂大教堂

里加主教座堂拉脫維亞語Rīgas Doms)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信義會主教座堂,瀕臨道加瓦河。始建於1211年,是波羅的海國家最大的中世紀教堂。(摘自維基百科)

IMG_4965.jpg

【三兄弟屋】

來到三兄弟屋時,當地的街頭藝人演奏起了中華民國國歌,感覺真好。

IMG_4972.jpg

IMG_4973.jpg

【瑞典門】

IMG_4978.jpg

其他古城內的建築。

IMG_4964.jpg

IMG_4975.jpg

IMG_4977.jpg

IMG_4967.jpg

P_20190716_174748_vHDR_On.jpg

IMG_4957.jpg

外圍的古城牆。

IMG_4979.jpg

IMG_4980.jpg

舊時加入里加城邦的部族家徽,據說有七十幾個。

IMG_4982.jpg

里加古城的護城河

P_20190716_181745_vHDR_On.jpg

最後,來到古城外的自由紀念碑...

自由紀念碑Brīvības piemineklis)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為紀念在拉脫維亞獨立戰爭(1918年-1920年)期間陣亡的軍人而興建,是拉脫維亞的自由、獨立和主權的重要象徵。[1]紀念碑在1935年揭幕,以花岡岩石灰華建成,高42公尺,紀念碑上的雕刻則是描述拉脫維亞的文化和歷史。是里加舉行公眾集會和官方典禮的主要地點。(摘自維基百科)

IMG_4985.jpg

晚餐,在里加老城區內的咖啡廳享用。

received_637731150073747.jpeg

received_357159124974546.jpeg

received_917168541966785.jpeg

因為在里加老城區吃團餐的團友們回集合點晚了,導致傍晚2055才到旅館,想出去買東西逛逛超商時,卻下起了大雨,結果勉強撐傘出去,不僅淋了一身濕,店家還關門了。真衰...

P_20190716_205555_vHDR_On.jpg

P_20190716_204056_vHDR_On.jpg

今天跨國來到拉脫維亞,又收集到一個國家,累積來到27囉。快追上大兒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