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圖片標題

        右膝的酸痛感在長時間沒外出練跑的情況下終於逐漸好轉,但每周還是維持一馬的跑量,希望身體不會把跑步這檔事給忘了。或許,身體為了減輕右膝的負擔,不知不覺地左膝也開始出現痠痛感,真是傷腦筋,不過,更可能發生的原因應該是登山造成的,畢竟,陡上、陡下的登山路徑對膝蓋的負擔遠較跑馬來得強得多,右膝因有登山杖輔助而負擔較輕,左膝痠痛因而常在登山活動結束後發生,山路越陡、狀況越明顯。

         雖知道如此但卻又樂此不疲,對我來說,登山不是只有走走路摸摸基點而已,它還包含了<探索>的意涵。由於跑馬行程佔據了大部分的假日時光,雖然知道前一天走走山會消耗腿力而影響隔日跑馬成績,但,善用休假時間而兩者兼得的快意,絕對比那只能爽當下的跑馬成績來得值得。

         通常,登郊山我都只帶地圖就上路,若是走百岳才會查查前輩的登山資料,畢竟,登山是探險而不是賭命,越是長天數的縱走越該謹慎。星期五,原本已準備了些基隆七堵石獅山石象山小百岳瑪陵尖連稜的登山資料,不過,因為孩子們有的要考期中考有的要上英文沒空,加上開車時間需要兩小時,午餐後還要回老家,只好先將這個計畫暫時擱置,待大家都有空時再去探探。時間有限,只好選擇離家近的郊山,五股近郊的小山因而中選。

         翻了地圖,打算先走走御史路上的土地坑山,因為它的登山口就在土地公廟,這應該很好找吧!

請輸入圖片標題

         星期天早上七點左右出門,買了早餐後便開車上路,從成泰路轉進御史路後,看到路旁商家還賣著祭祀用鮮花,難道這附近有先人住所?不管了,趕快離開吧!順著御史路一路緩坡向上,終於看到路旁有一間土地公廟,趕緊路旁停車,下車尋找登山路跡。只是,環視宮廟周圍未見任何登山路跡,問了在一旁種筍的農家也不知<土地坑山>之名,一陣狐疑後,心想或許這條路上還有其他的其他的土地公廟,便上了車續上行。不久後,果然路旁又出現一座土地公廟,但是,環伺宮廟周圍還是未見任何布條,先人住所倒是四處皆有,這能闖闖看嗎?還好,一位戴著鄰長帽的阿桑解了我的危,她告訴我曾有一群山客從公廟旁的<清園>往上走,但也是走到稜線觀景就下來了。有了這條線索,當然要試試看囉!

         御史路上的第二座土地公廟

請輸入圖片標題

         從廟旁的清園往上走

請輸入圖片標題

          上行不遠,似乎與廟旁的水泥堤防相接

請輸入圖片標題

            續往上行,有不少先人住所...往竹林方向走往稜線

請輸入圖片標題

請輸入圖片標題

           看到圖根點基石了(全程無布條,只有在圖根點旁的竹林上綁了幾條)

請輸入圖片標題

 

        順利摸到土地坑山的基石後下山,攤開地圖,若沿御史路繼續上行的話可接上民義路,民義路上有一座水尾山,順利的話,還能從民義路接外寮路登外寮山與五股山,看起來還不賴。

        請輸入圖片標題

        只是,來到地圖上水尾山的一個登山口附近時,怎麼找也看不到一條布條,真是奇怪。只好從一個看起來像登山口的山壁直接進入試試,只是這一試,換來的是傷痕累累的雙臂。路跡是有的,但很顯然的這路已久沒人走了,前段還好,但上至稜線後芒草掩徑,幾年前登擎天崗附近的七股山的噩夢再次浮上心頭,只是芒草沒像七股山高過了頭,也沒有七股山的濃霧,撤與不撤開始拉扯,最後還是選擇硬上,怕回程找不到路下山,連地圖的外殼都掛在樹上當標示了。可惜,最後下山時還是沒找到水尾山的基石。

        猜測的登山口

請輸入圖片標題

            其他都是水泥擋土牆

請輸入圖片標題

           全程大都是這種若有似無的路(途中唯一看到的布條)

請輸入圖片標題

             山徑下出現廠房

請輸入圖片標題

             最後竟走到了一間加工廠

請輸入圖片標題

            高點是中央氣象局地殼形變觀測站

請輸入圖片標題

請輸入圖片標題

              四處找都找不到圖根點,往回走又找不到回頭路,最後只好借道工廠回停車處

請輸入圖片標題

           仔細看了地圖,才知道走錯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蟲 的頭像
    小蟲

    戀山的米蟲這一家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