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山去年跑過一次,因為很硬,參加的人數並不多,然補給與路線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這賽事首創不使用一次性杯具,賽後又有免費溫泉可泡,很值得推薦。因此,即使同日也有很吸引人的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但我一點也沒動心,直接就報名了大屯山小超馬,其活動會場位於新北投,離家頗近,因此也替家人報了7K挑戰組。今年,超馬里程從65.2K降為45K,少了竹仔湖與中正山,應該更容易揀吧。
由於家離會場不遠,終於不再需要凌晨三點多起床準備了,七點時,悠閒地走往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七星公園,抵達時,會場上已擠滿了參賽的跑友,比起去年的冷清,真是有天壤之別,應該是這次增加了半馬、7K挑戰組的關係吧!不過,比起去年濕冷的天氣,今早卻悶得可以,站在起跑點後方與夥伴們聊天時,手臂已不停地流下汗來,感覺有點不太妙,只能期望三芝真的會下雨。
八點準時開賽,人龍陸續經過市區,直到轉上復興四路後才不再影響車流,由此上,是除了陡,還是陡的4K上坡,跑沒多久便覺得今天的狀況沒有幾個禮拜前自我練跑時來得好。不過,即使跑得慢也不能在半馬前當步兵,這個原則不能廢。好不容易捱到清天宮叉路口,第一段陡坡已告結束,心情大好,看了錶,大概花了半小時。
之後,除了前往興福寮前的一段陡上、陡下外,幾乎一路下坡直至天元宮,也補了不少時間回來。過了熟悉的小七,繼續往三芝跑,半途的補給站停腳歇息,時間1小時又過2分鐘,比自我練習快了些。上至華興國小後右轉巴拉卡公路,幾乎一路緩上將近10K直至蝴蝶走廊的管理中心,如果能撐過這一段,除了登上大屯山得用走的外,其他應該都能用跑的吧。期間,與一位新竹來的赤腳跑者併跑,他抱怨著補給的單調與不好,我則一再緩頰說:去年爬階前有鳳梨酥,大屯山頂有熱咖啡與薑茶。
順利地撐到了管理站旁的補給站,去年這裡還有雞湯呢?!今年則多了三明治,我把熱量補給的期望擺在二子坪與大屯山頂,只是沒想到,跑到二子坪時竟連個工作人員都沒有,失望,但還沒絕望,至少大屯山頂該有一站吧。來到大屯坪後,只剩0.6K的登頂石階,平時這種路線一口氣就直接上了,不過,走到最後0.2K時,肚子開始不舒服,登頂前還停了好幾次,真是糟糕。更不幸的是,寄予厚望的山頂補給站不見了,想吞鹽錠與能量包也因沒水而無法吃,忍著一肚子子的不適,緩慢地跑回山道下的補給站,一見面便抱怨地說,怎麼一下子少了兩個補給站?
回到巴拉卡公路,腹痛還是沒有減緩,雖是一路下坡,不過默念100後還是停了腿緩緩不適,怠惰的念頭從此不斷侵襲。直到過了小油坑橋後,肚子的不適才感覺減緩了些。之後,終於可以遇站才停,不過,下到陽明書屋時,胸口卻緊了,不敢造次,立即停腿舒緩,還好,很快就無感了。唉,今天狀況怎麼這麼多呢。
過花鐘後,改左轉往前山公園,一個短上坡又讓我走了很久。在湖底路口右轉,幾乎一路下坡直至陽投公路,只是,期間還是停了幾次,真是有夠爛,下抵陽投公路時,時間已過4小時23分。路口,聽見一對情侶說只剩5公里,我問:真的嗎?她回說:沒錯。心裡一陣竊喜,感覺保五有望。或許有了此等激勵,停腳的次數變少了,回到終點時,時間451,能保五成功真開心,何況還有溫泉可以泡呢。
起點(感謝38補給站賜圖)
終點前(感謝38補給站賜圖)
終點前(感謝阿助兄賜圖)
我們家的成績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