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準備的香案


去年此刻,一時不察報名了奇萊連峰,因而缺席了村子裡的大拜拜,心裡有點兒愧疚﹔在拿到今年度的行事曆時,便在這天做了註記,還好,今年的媽祖誕辰在上班日,理由充分可以請假。


今年,父親大人分配到的任務是扛大轎,記得兩年前也扛過一次,當時還未爬山,負重有限且沒帶毛巾釋壓,搞得肩膀酸痛,走得很不輕鬆。經過一年多來的高山訓練,加上這次特別帶了一條大浴巾,這次應該會順利許多吧!


十點半,與父親大人相約在土地公廟前換手,時間尚早,因此,先去北投國稅局繳交所得稅,當個好國民﹔之後,再去銀行看看還有多少銀兩寄放。回到老家時,還不到九點半。此時,村子裡早已鑼鼓喧天,便提早前去土地公廟換班,抵達時,繞境隊伍還未走上來,因此直下鼎筆橋步道接駕。一到步道口,見石階濕漉且佈著青苔,深覺不妙。負責舉大旗﹑報馬仔﹑五獅隊﹑抬小轎的村民漸漸沿著鼎筆橋步道拾階而上,看大家步履闌珊,大口喘氣,可見這趟繞境活動走來的確辛苦。而抬大轎者更累了,還得不時注意轎頂與路旁大樹的親密接觸,看到大轎時,正因轎頂卡到樹枝而停下來調整,為了紀錄,邊走邊取出了口袋中的相機,因而不慎滑了大跤,左手臂擦傷正流著血呢!看見父親大人也在隊伍中,趕緊下去幫忙抬轎。



上至土地公廟時,隊伍正在休息。不久後,鞭炮聲再次響起,在鑼鼓陣的帶領下,繼續繞境行程。浴巾準備上肩時,沒想到大﹑小轎上車了,還聽大轎班長說:將建議里長在轎底安裝輪子,以後就不用再雇車子載了。哈!以後抽到抬大轎的任務,將不再是個累缺了。



隊伍緩緩繞境至<雷隱橋>前的住家,那裡算是里界,過橋,已算是湖山里了。貼心的鄰居準備了好些飲料供繞境隊伍解渴,頗有人情味。休息後,迎神隊伍將回到頂湖聚落,這裡大概有百來戶村民在此落腳,多數都是清朝時期便來此開墾的早住民,當然,對於<媽祖>有著絕對的信仰與尊崇。隊伍一到村子口,鄰居們早已在家門口守候,舉香祝禱,頗為熱鬧。於此,大﹑小轎下了車,改由人工抬轎,轎班輪流上肩,而我,接手了最後一棒,直到頂湖包裝場內的廟前才停了轎,這次,不僅扛的路程短了,肩膀也因有厚厚的浴巾墊著而不感任何酸痛。村裡的耆老迎了神明上貢桌,讓村民膜拜,其他人則拆了轎子放回廟中。今天的任務,至此已告一段落,等著晚上回家吃大拜拜囉。




晚上,回老家吃大拜拜,餐畢,母親大人領著家人至廟裡上香,廟前的貢桌上擺了些麵食龜,而前方的台上正在演著布袋戲酬神,想起以前座無虛席﹑小孩四處追逐﹑烤香腸的小販與顧客甩<十八豆>的喊叫聲,似乎還縈繞在腦中,如今,台前卻僅剩一﹑兩位觀眾,真的是差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