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個月品田、池有的單攻經驗,對於單攻距離更短的桃山與喀拉業,心裡更踏實多了。



        行前,天氣並不穩定,心裡已有放棄的打算,不過,該準備的還是早已就緒。凌晨一點,鬧鐘響起,看了窗外,樓下的遮雨蓬是乾的,輕聲地問了林老師:去不去?既然無雨,那就去吧!


        一點四十分從家裡出發,雪山隧道一路順暢,下了礁溪交流道,在員山接上了台七線,這個時段,就是遇上了大菜車也備覺親切。過了南山,慣有的濃霧並未遇上,運氣不錯。四點五十分,通過武陵農場收費站,還好收費員沒那麼拼,省下了不少銀兩。將車停在武陵山莊上方的停車場,並在此補充早餐,此時天色已明,連頭燈都省了。


        五點二十分,從停車場出發,二十分鐘後,來到桃山登山口,由此至桃山山頂,上升高度超過一千三百公尺,距離則有四點五公里,不可謂不嗆。一開始,因為押後拍照,與家人短暫拉開了距離,追了百來公尺仍未見其背影,猜想他們可能走錯路,因此,邊走邊取出電話連絡,可惜不通,拉開嗓子呼叫,也未收到回應,心裡開始著急起來。還好,就在里程指標0.7k處接到了林老師的來電,告知大兒子帶錯了路,目前人在0.4k處,心裡的大石頓時放下。集合後,約定每一公里休息一次,只是實際執行後,歇腳的里程修改為半公里,因為兩公里前還算蠻陡的。


        晨曦將起?



        武陵吊橋



           往桃山佈滿松針的步道



        瀑布



        兩個半小時後,來到了2.7k的停機坪,在此大休並補充體力。此時,陽光已露臉,完全與氣象預測的<時有陣雨>完全悖離,不過,當然不準最好囉。續行後,北一段﹑北二段諸名山越來越清晰,比對著路旁告示牌上的標示,心裡有莫名的感動,畢竟,經過這一﹑兩年來的高山洗禮,有些山頭已經留下足跡了。之後,數度穿梭於密佈的箭竹與松木林間,樹葉上滿是露水,免不了又沾得一身濕漉,還好,小兒子YoYo這次只有抱怨一下,並沒鬧脾氣,算是有點進步。


漸漸地,雪山聖稜以及大﹑小霸等名山都一一露臉,雖然衣服濕的發冷,但是,看到下星期即將拜訪的雪山主﹑東﹑北峰就在眼前,心裡滿是感動。越接近桃山山頂,遮蔽越少,濕掉的衣褲也因而漸漸乾了,九點五十來分登頂桃山時,已是一身乾爽。


停機坪



北二段



北一段



雪山冰斗與369山屋



聖稜線



大小霸



因為下星期還有三天的高山行程,林老師對於接下來的喀拉業並不感興趣,此時正好山谷飄來一陣雲霧,將詩侖山與喀拉業完全掩沒,因此順勢提議放棄。小朋友們不敢多說,我也沒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那就去桃山山屋吃午餐吧。下行了兩百公尺後,抵達空無一人的桃山山屋,原本應該好好享受在這山間小屋外悠閒用餐的時光,可惜,屋外蒼蠅四處亂飛,壞了林老師的興致,直嚷著快走,加上山屋後方的廁所不時傳來陣陣異味,只好悻悻然離開。


        再度回到桃山山頂,風和日麗,視野遼闊,比起桃山山屋,還是這裡適合野餐,加上已經決定不去喀拉業,所以這一餐吃的特別悠閒。不知幾許,太陽慢慢地沒入雲層裡,山谷裡的山嵐也慢慢飄向聖稜,唯恐下午會有下西北雨之虞,林老師下令班師回朝囉。為了安撫小孩們此行未登喀拉業的遺憾,林老師答應日後將會再來。下山前,大兒子發現他的登山杖放在山屋忘了拿,原寄望我會替他取回,我則當場斷然拒絕,個人造業個人擔,嚐過苦頭,以後就不會忘了。 

登頂桃山(小朋友們的第十六座百岳)






桃山山屋



偶而露臉的詩侖山與喀拉業






        回程,遇上了兩隊要入住桃山山屋的山友,心情五味雜陳,不知是該羨慕還是慶幸?唉,桃山山屋實在太難申請了…。回到登山口大概花了將近三小時,與兩年前重裝下山差不多,但腿與腳指頭都沒任何異狀,也算是進步吧!


在武陵農場遊客中心換了裝,兩點二十便岀了園區,第一次爬山這麼早回家,有點兒不習慣。四點左右,來到三星卜肉老店街上,準備大快朵頤,但是卜肉店內時時客滿,即使是店家門前的蔥油餅也是大排長龍,只好先到對面的冰店消暑。點好之後,出來買蔥油餅解飢,沒想到卜肉店門口的攤位竟然空了,趕緊向老闆娘點了四份,餅還在熱盤上煎時,隊伍又排起一長串,運氣真好。附近販賣不同料理的蔥製品攤位不少,所以又買了些嚐嚐。


回程,車還在雪隧裡面,母親大人來電說:台北下大雨了,提醒開車要小心。岀了雪隧,依舊天晴,直到坪林交流道時,天空才落了雨。回到北投時,雨漸歇了,不僅順利找到停車位,雨傘還不用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