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外出買早餐,0750走到金城車站,準備搭8點發車的7B公車前往水頭碼頭。或許是非假日,搭車的乘客不多,約莫15分鐘車程即抵水頭碼頭。
水頭碼頭有國內線往小金門;也有小三通線往廈門,希望小三通線能即早恢復通行,日後可以藉小三通線前往大陸各城市旅行。
前往小金門的船班每半小時就有一班,可刷悠遊卡上船,相當便利。(60/單程)
上船囉!船程只需15分鐘即抵小金門的九宮碼頭。
0840再度踏上小金門,是的,小金門又稱烈嶼,芋頭是當地最著名的特產。
小金門碼頭邊矗立了一隻風雞雕像相傳以前小金門居民因旱災、蟲災、風災一籌莫展之際,忽然從遠方飛來一隻風雞,雙翼展翅,紅冠白羽,風雞踏過地方立即恢復生機,因此「風雞」成為小金門特殊的民間信仰。
遊小金門,還是騎機車方便。碼頭邊就有小金門唯一的機車出租店,還是電動的呢?!因為政府有補助,租借6小時只需150台幣,沿途的重要景點還提供免費換電池服務呢!相當便利且便宜。
租好機車,出發囉。打算先去印象中最熱鬧的東林瞧瞧,途中,首先來到勝利門/八二三炮戰勝利紀念碑。
接著,便來到了東林。或許建物依舊,但少了阿兵哥的東林,感覺靈魂都空了。
還好,知名地標---八達樓子模樣沒變。
現在還能上樓俯瞰周邊街景呢!這真是當兵時難以想像的事。
過了東林,打算前往28年前服役的駐地---后宅旅部連看看,過了西方後,首先看到了北風爺坐落於烈嶼西方與后宅村之間的道路旁邊,面對著北方, 為鄉民鎮風止煞。
大金門以風獅爺當作鎮風避邪的神獸,在小金門則是北風爺與風雞,黑臉蟒袍、神態威嚴的北風爺與白雞分立道路兩側。
北風爺或稱北方王、風王公、將軍爺,俗稱黑面風王,為司風之神,小金門的居民苦於冬季冷冽的北風,於是立了一尊「北風爺」,北風爺黑面蟒袍,手持寶塔法器,昂首威立在路旁,相當引人注目。(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民間習俗,白雞紅雞冠上的血,有辟邪除魔的功能,可鎮風、化解風水的沖煞,而雞可以剋制蟻害。相傳以前小金門居民因旱災、蟲災、風災一籌莫展之際,忽然從遠方飛來一隻風雞,雙翼展翅,紅冠白羽,風雞踏過地方立即恢復生機,因此「風雞」成為小金門特殊的民間信仰。
小金門居民為感謝「風雞」的恩澤,特將風雞的神采塑立在村落旁或屋頂上供奉,在小金門的黃厝、西方、南塘、東坑等村,村外都可以看到泥塑的風雞。(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續行,即見<后宅>石碑,有點兒近鄉情怯之感。
后宅這麼多年來似乎沒甚麼變,看到營區<親愛精誠>的石牆時,那份熟悉的記憶又回來了。
石牆旁的小屋是當年的心輔室,當時,除了搜索排排長的職稱外,我還有個身分是旅部的心輔官呢。
當年營區內有一民家,如今已翻新,不知阿桑可安好否?
停車時,大庭上有一大姊正在整理環境,聊起了營區駐軍的更替以及當年駐地的兩朵花---阿桂與水玲,知道我是來尋找回憶的,便讓我自行探訪囉。
居還有后宅營區配置說明圖,不過,寢室與營站等都沒列入就是了。繞了一圈才知,寢室與營站等建築已深埋林中,不得復見了。
以前上觀測所的小徑,現在已被規劃良善的步道所取代。
步道旁,還是會出現之前的坑道。
很快地,就上到了連山山頂的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旁,即是后宅旅的觀測所,觀測所即是連山的最高點,高度88米。
以前的觀測所可遠眺廈門,如今都長滿蜘蛛絲了。
大門前有一座九天玄女廟,服役時即存在,但印象中好像沒來祭拜過,今日再來,自然該參拜一下這位傳說中的女戰神。
接著來到麒麟山登山口,打算收下這小金門的最高峰,雖然它的高度只有119米。
走入麒麟山登山口後,步道旁有登山地圖,也有停車場可停車。
麒麟山登山口至山頂觀景台多是石階步道,平緩易行。
上行近300米後即可到<三角點>石柱。
麒麟山山頂的觀景平台。
觀景台上最醒目的景觀,是連接大小金的大橋,目前仍在建設中。
爬完山,開始按圖索驥,騎車找景點囉!打算逆時針跑一圈,這樣中午正好能到黃厝的三層樓餐廳吃午餐。
首先來到L-56據點。
L56據點海岸位於烈嶼的東北側、將軍堡南邊,海岸可見潔淨的沙灘及早期白堊紀(介於1.39億年 ~ 1.01億年之間)形成的成功片麻岩露頭。
成功片麻岩屬於平潭-東山深斷裂帶活動同時期的岩漿侵入產物,是介於灰色至深灰色的中粒-粗粒片麻岩,主要礦物為正長石、石英、黑雲母與角閃石。(摘自金門國家公園網站)
接著,來到將軍堡。
八二三砲戰期間,蔣經國先生在猛烈戰火攻擊的情況下由王昇、柯遠芬兩位將軍冒死護送,乘船來到前線與堅守此地的少將研議戰況,創造日後的勝利。為了紀念艱困環境下日夜防守,不畏危險的軍人,因此得名為將軍堡。(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再來是鐵漢堡,抵達時,景點出口有一賣芋頭冰淇淋的攤商,嚐起來真是綿密。聊天得知,鐵漢堡的入口不在此處,要往前續行百米,從勇士堡旅遊服務中心進入。
續行不久,即來到黃厝三層樓餐廳,此時餐廳內已坐滿饕客,不想等待,打算先去參觀地雷展示館。
地雷展示館與勇士堡為同一處入口。
烈嶼三堡之一的勇士堡,占地面積廣闊,進出碉堡需要經過一座小橋,穿越三公尺深的壕溝與緩長的斜坡,在偽裝網之後就是寫著勇士堡字樣的大門,重重關卡足顯當時烈嶼處於最前線的緊繃氛圍。(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堡內還有綿延數百公尺的地下交通坑道,分別串連地面下主要軍事設施,也與同樣開放觀光的鐵漢堡相連,連通道內整建為地雷展示館,讓遊客體驗穿梭在地面下的感受。
歷經戰火淬練,鐵漢堡及勇士堡曾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成為捍衛家國的重要堡壘,直到戰事平息,隨著旅遊觀光熱潮興起,小金門的軍事遺跡也成了遊客們最好奇的所在,除了堡壘的開放,更將許多地區轉化為主題館。(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坑道出口即是鐵漢堡。
該吃午餐了,周邊就只有三層樓餐廳有在營業,它是烈嶼知名的餐廳。
餐後,繼續騎車尋找景點,1251來到貓公石景觀休憩廣場。
有步道可下至沙灘。
一旁的軍事據點也已開放參觀。
接著來到湖井頭,這裡以前也是我們73旅的駐防地。
湖井頭位於烈嶼西北方,距離廈門只有5,000多公尺,在戰時與大金門東北角的馬山、西北角的古寧頭、大膽島皆為昔日的心戰喊話基地。(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館內展示內容包括資訊服務站、烈嶼師旅之戰績、鐵漢雄姿、駐守金門的日子、阿兵哥的故事一傾聽他們的聲音、瞭望體驗區等單元,保存著戰時長官來往的書信及參訪的照片、砲戰時所使用的各種設備武器資料,還有砲彈實務展示、影音等不同導覽設施。(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廈門的高樓大廈清晰可見。
離開湖井頭後,接著來到李府將軍廟。
李將軍廟位在小金門的上林村,鄰近小金門的兩大湖-西湖與陵水湖,主要奉祀李府將軍、場官爺及擋境爺,建於明朝中葉。
據傳李府將軍率領軍民到小金門畜牧墾荒,仁民愛物,具神力,可以呼樹葉為兵,成功擊退海盜,深得民心,後人因此在他當年登陸之處及海盜經常侵擾地點建廟,一來可鎮邪避惡,並可以感念其義行。據說八二三砲戰時小金門彈如雨下,但李將軍廟卻毫髮無傷,令人稱奇。
將軍廟前種有大榕樹和木麻黃,適合夏日遮陽乘涼,也能眺望海景,前方為上林海灘,建有涼亭、觀景橋,是眺望大陸最好的地點,視野遼闊,更可以看到大膽、二膽、獅嶼等島嶼。(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以及附近的陵水湖
最後,來到青岐的烈女廟,以前常和連上弟兄來此買玉飾及金酒寄回家。
烈嶼的廟宇不少,烈女廟是香火最盛的廟宇之一!烈女廟位在烈嶼的西南端青岐村,又稱王仙姑廟。(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結束烈女廟的參拜行程後,打算回九宮碼頭還車,途中看到一間規模頗大的廟宇,便轉進來參拜,是座保生大帝廟。
保生大帝廟是烈嶼鄉民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保生大帝廟管理委員會於農曆春節辦理的「擲聖筊競賽」,今年邁入第十四年,頭獎是轎車,已蔚為金門春節深具地方特色的廟會文化活動。從大年初一的初賽活動,到大年初三的決賽,吸引各地民眾、遊客參與活動,廟內人氣十足,熱鬧滾滾。(摘自金門日報)
下午兩點半左右回到九宮碼頭還車,之後,步行到列嶼遊客中心,打算參觀九宮坑道。
小金門最著名九宮坑道,與大金門的翟山坑道同樣是戰時為確保軍事運補作業的安全,採取的地下化作戰設施,坑道主體皆為堅硬的花崗岩。
在戰時以簡易設備及人力開鑿的九宮坑道,完工於西元1965年,是一座雙丁字型的水道,總長約750公尺,主坑道寬約12公尺,高度約7公尺,從九宮碼頭為起點穿透山體,一路延伸到羅厝漁港。(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進入九宮坑道參觀。
離開九宮坑道後,搭上1500的船班回到水頭,並順利搭上回金城的7號班車,結束今天的小金門之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