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石山的由來
為什麼會被叫做六十石山呢?據當地人說,早在日治時期,一般水田每甲地的穀子收成大約只有四、五十石,而這一帶的稻田每一甲卻可生產六十石縠子,因此被稱做六十石(ㄉㄢˋ)山。另一種說法則是:在日治時期,這片山區本是一片繁茂的樟樹林,為了煉製樟腦而被砍伐一空。結果發現在空曠的山坡上,散佈著60塊巨大的石頭,所以這裡被命名為六十石(ㄕˊ)山。
六十石山、赤科山、太麻里山為花東縱谷三大金針栽植區,也是每年8月至9月賞金針花海的好去處。六十石山位在富里鄉竹田村東側海拔約800公尺的海岸山脈上,經過一段蜿蜒的山路後,眼前出現無邊無際的田野景致,幾座農舍、涼亭散落在金黃色的金針花田間,形成一幅樸質的田園畫作。(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時值六十石山賞金針花海的時節,賞花也成了此次花東行的行程項目之一,另外一個來此的原因是小百岳---萬人山也為於此處,可謂一舉兩得。經查,登萬人山的最短路徑是將車停在六十石山20號民宅前,如此只須走幾百米即能登頂。為了將賞花與登山結合,打算將車停在黃花亭這個最大停車場處,之後再步行前往萬人山,單程距離約3.1公里。
早上走完吉安的初音山,回旅館梳洗後驅車前往富里,約莫下午一點半左右來到六十石山的黃花亭。一下車,即見六十石山的一片橘海,真美。
出發前往萬人山,兩旁盡是一望無際的金針花田,令人心曠神怡。
前往萬人山的途中,會經過許多農莊與民宿。
政府沒有補助的金針花田,不時可見農家正在採收。
越往上行,視野景觀越美。
經過復興部落聯絡道路叉路口時,一管制人員問我們說:怎麼不開車上來呢?很陡喔。呵呵!是啊...
辛苦爬坡還是有代價的。
約莫1355來到小瑞士景觀台,這裡也有大面積的金針花海,等登完萬人山再回來。
不妙,雲層怎麼越來越厚了。
1401經過頭目之家民宿。
這一帶的花田景色也很有看頭。
1411來到網路上提及的六十石山20號民宅,屋前已蓋起了新屋,以後要臨停可不容易了。
續行,即可看見金針花田旁的萬人山了。
1417進入前往萬人山的山徑,山徑入口旁有布條。
山徑算清晰,布條也不缺,就是植被密了些。
山徑中段最為清爽好走,後段則有比人還高的芒草,穿長袖前來比較妥當。
1429登頂萬人山,從黃花亭走來至此約需一小時。萬人山頂有一顆編號1202的二等三角點基石。
收下此次花東行的第三顆小百岳囉!
萬人山的視野。
拍照後原路返回。
回程的道路旁,美不勝收的金針花田仍不時吸引遊人駐足欣賞。
1506回到小瑞士景觀台。
1524回到黃花亭停車場,結束六十石山賞花行。臨走前,還是多看一眼吧。
離開六十石山後前往台東市入住,放妥行囊後,來去台東夜市打打牙祭吧!目前,夜市內有提供內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