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210321_094503_3.jpg

海鼠為日文「海參」(ナマコ,Namako)之意,據傳是日本人認為這座山的形狀寬平,酷似海參身軀,遂以此命名。西元1915年太魯閣戰役結束後,為方便管理太魯閣族原住民,日軍在海鼠山稜線上平坦之處設立陸軍步兵分遣隊,並且在此駐紮三個中隊。分遣隊於西元1930年裁撤,並改制為海鼠山警官駐在所。

海鼠山警備道連接合流部落與海鼠山警官駐在所,並延伸至巴奇干警官駐在所與蓮花池,直通今日中橫公路之迴頭彎,沿途可見眾多保存完善的日治時期遺跡,著名的「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也位於此處,是一條充滿歷史與文化元素的古道。(摘自健行筆記)

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12至1926年)出刊的繪葉書中,有一張名為《斷崖上的蕃人》註記「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照片中的「天狗岩」,2015年有山友在登海鼠山的途中意外尋獲,也掀起了朝聖的熱潮。(以下圖片摘自網路)

x03o8sc.jpg

原本這禮拜要走中央尖,沒想到,竟然入園申請竟會有候補且候補不到的狀況,真是難以想像。好在夥伴又提出花蓮海鼠山警備道這個夢幻備案,自然也不能錯過。

感謝一姊的安排,星期五傍晚1740出門搭接運,準備前往台北車站搭1840發車的自強號到新城。

IMG_20210319_174050.jpg

順利抵達新城後,見站前有夜市開張,便先逛逛買些補給品,再走往今晚的落腳點---太魯閣會館民宿。

IMG_20210321_132559.jpg

隔天早上0610走往新城車站,站前有早餐店可飽餐一頓,順便帶一份當午餐。

IMG_20210320_061246.jpg

餐後,打算搭0705發車的310太魯閣線前往合流。

IMG_20210320_065843.jpg

1616315594193.jpg

以下海鼠山警備道行程,參考健行筆記。

Day 1:綠水合流步道口→警備道入口→蕃童教育所遺址→牧水社山→忠魂碑→天狗岩→海鼠山警官駐在所遺址→海中白石→牛棚營地(取水)→海鼠山警官駐在所遺址(宿)
Day 2:海鼠山警官駐在所遺址→海鼠山→天狗岩→馬黑揚社→陀優恩社→綠水文山步道(往綠水2K)→綠水管理站(搭車回新城車站)

約莫0745合流站下車與夥伴會合。

IMG_20210320_074743.jpg

合流站對面有綠水步道指標。

IMG_20210320_074732.jpg

準備出發囉!

1616315722088.jpg

0755走上寬大的綠水步道。

IMG_20210320_075514.jpg

0808來到寬大的綠水步道終點。

IMG_20210320_080804.jpg

開始進入芒草陣中。

IMG_20210320_080825.jpg

沿途布條不缺,路徑也清楚,自從天狗岩被發現之後,前去拜訪它的山客是越來越多了,沿途的遺跡也陸續被發掘出來。

IMG_20210320_081544.jpg

0822來到蕃童教育所遺址,範圍相當廣闊。

1616315710461.jpg

1616315714604.jpg

參觀完蕃童教育所遺址後,繼續上路。

IMG_20210320_083135.jpg

進入石瀑區,坡度也漸漸變大了。

IMG_20210320_083226.jpg

IMG_20210320_083631.jpg

上至一處開闊處,高聳的群峰依舊令人震攝,但低處的荖西溪竟然是乾的,實在很難想像花蓮地區也會如此。

IMG_20210320_084247.jpg

長時間沒下雨,山徑甚乾,經過時揚起的塵土,讓鼻孔都變黑了。

IMG_20210320_084345.jpg

0847上到岩石區。

IMG_20210320_084743.jpg

IMG_20210320_084809.jpg

岩石區頂點前,左轉腰繞入林。

IMG_20210320_090023.jpg

上到牧水山前,就是一路陡上,久沒背重裝,累。

IMG_20210320_090208.jpg

0919遇到一群台大登山社社員來此辦野外教學。

IMG_20210320_091905.jpg

0946來到石洞。

IMG_20210320_094637.jpg

IMG_20210320_094746.jpg

這時節氣溫已高,走來可真是汗流浹背啊,還好坡度終於變緩了。

IMG_20210320_100751.jpg

1011登上牧水社山,山頂有一顆編號6369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IMG_20210320_101220.jpg

1028在路徑旁看到一顆獨立的巨石上長滿了樹木,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IMG_20210320_102854.jpg

IMG_20210320_102919.jpg

1031看到大片駁坎石牆(分遣所的駁坎),在此下背包,準備去找找忠魂碑與牧水社駁坎石牆。

IMG_20210320_103159.jpg

忠魂碑。

IMG_20210320_103630.jpg

壯觀的牧水設駁坎石牆。

IMG_20210320_103726.jpg

1616315598308.jpg

1054再次背上背包,經過浮築橋。

IMG_20210320_105451.jpg

1012來到牧水社遺址,在此大休吃午餐。牧水社占地甚廣,石砌駁坎處處可見。

IMG_20210320_111235.jpg

IMG_20210320_113702.jpg

1145再度出發,空曠處展望依舊廣闊,可惜天空沒那麼清明。

IMG_20210320_120203.jpg

上至天狗岩前的路徑又開始變陡了。

IMG_20210320_120817.jpg

IMG_20210320_122008.jpg

1236終於爬上稜線叉路,在此休息補給,下方即是知名的天狗岩所在。

IMG_20210320_123638.jpg

傳說中的天狗岩。

1616373747-940336489-g.jpg

若從合流這一端上來天狗岩,其實看不到這張告示。

IMG_20210320_125053.jpg

1315繼續前往海鼠山駐在所。

IMG_20210320_131510.jpg

滿坑滿谷的蕨類天堂。

IMG_20210320_131743.jpg

IMG_20210320_131753.jpg

前方的山巒像海參嗎?

IMG_20210320_132501.jpg

蕨海中有一棵樹形漂亮的樹。

IMG_6395.jpg

IMG_6398.jpg

離開蕨海進入林中時,放下背包尋找日本陸軍墓碑。

IMG_20210320_133807.jpg

原路折返後,繼續往前尋找<道路建設紀念碑>。

1616315618680.jpg

1357來到海鼠山駐在所,抵達時,台大登山社成員已搭好外帳並前往海鼠山。

IMG_20210320_135758.jpg

海鼠山駐在所腹地甚大,我們選擇了上層營地紮營。

IMG_20210320_142500.jpg

接著,來去尋找海中白石,感謝領隊Cony身先士卒並找到了它,讓我們有了穿越蕨海的決心。

IMG_20210320_145417.jpg

比對前人紀錄,這一顆應該就是海中白石了。

IMG_20210320_145639.jpg

1616281512423.jpg

1616315606770.jpg

IMG_20210320_145833.jpg

接著,前往牛棚取水。

IMG_20210320_153058.jpg

IMG_20210320_153143.jpg

水量甚大,遠遠就可以聽到水聲。

1616315602741.jpg

取妥水後走回營地,途中,仍可看見許多遺跡。

IMG_20210320_154614.jpg

IMG_20210320_154920.jpg

IMG_20210320_155125.jpg

IMG_20210320_155206.jpg

近下午四點回到營地,開始埋鍋造飯喇低賽。

IMG_20210320_161343.jpg

傍晚近五點,台大同學陸續歸來,許多沒穿長袖的同學兩手臂都傷痕累累。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前往海鼠山的山徑明顯,追隨<太魯閣登山隊>的布條即可順利抵達海鼠山。

得知這個好消息後,大夥兒打算明早0530出發,走走山形像海參的海鼠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