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回家了,怕走國道塞車,打算離開台中後,先去鹿港逛逛老街,在沿著濱海61快速道路一路北上,順道逛逛伸港福安宮以及到17公里海岸線騎騎腳踏車。
早上七點下樓吃早餐,隨後便直接前往鹿港,行至文武廟時,見路旁即有免費停車位可停,便從這開始了今天鹿港踩街行。
文武廟的設立,緣起於鹿港文風興盛,由鹿港同知(今縣市首長地位)薛志亮(不詳-西元1813年)率地方士紳捐資倡建文祠,以供「文昌帝君」,為士子會文結社之處。當年文祠落成時,鹿港最早的藝文團體「拔社」便在此展開活動,不少文人雅士均在此論詩評學,可說是當地文人學子的精神領導中心。 武廟也是由官民合資共建,主因是清朝崇信關聖,地方凡有文廟者必列武廟。關聖帝君重信講義,受敬奉為「商業守護神」,更是地方人士義結金蘭之盟的所在。武廟因鹿港商業鼎盛,長年皆有地方商人祭祀,自清嘉慶末年至日本時代,都有不斷整修的紀錄,也是三座建築創建至今唯一香火沒有斷過的廟宇。 文開書院的倡設,雖然建築年代不及文武廟早,但是其所代表鹿港往日文風昌盛具體象徵的重要性,非文武廟所能比擬。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創建的文開書院,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西元1612-1688年),字「文開」,他於荷蘭時期至臺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開臺文化之父」。文開書院主祀朱熹(西元1130-1200年),自落成後,在清道光至清光緒年間,孕育多位舉人進士,先後有6名進士、9名舉人及百餘名秀才榮登科舉,大開鹿港文風。 到了日本時代,於鹿港設置公學校,因為擔心儒生聚會容易滋生事端,當時文開書院的講課被迫暫停;另外,因為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西元1847-1895年)曾在書院停留,因而當時一度改稱「北白川宮紀念堂」。 二戰後,鹿港文武廟曾經做為國軍駐紮之地,於民國64年(西元1975年)文開書院遭逢火災毀損,還波及一旁文祠,書院與文祠,因而一度遭到廢置,直到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指定為縣定古蹟,才依仿古重建方式進行大幅修繕,使文祠與書院能恢復舊有建築風貌。民國88年(西元1999年)遭逢921大地震,文開書院再次受損,歷經數年重修,於民國94年(西元2005年)完成整體修復,是現今所見的鹿港文武廟風貌。(摘自台灣宗教文化資產官網)
來到武廟時,廟前停有車輛,入內一探,原來是有劇組正在拍戲,只能向隅了。
虎井...
文開書院
牆上的古字
文祠,這次小兒子能順利考上心目中的大學,多靠文昌帝君保佑始能如願。
走出武廟後,繼續往鹿港老街方向前去,途中,經過了地藏王廟,這回清明節因南下缺席了家祭,也是該進來拜一下才是。
接著,來到了鹿港龍山寺。
台灣共有五座龍山寺,由北而南依序為淡水龍山寺(清咸豐八年、一八五八)、萬華龍山寺(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鹿港龍山寺、台南龍山寺(清雍正年間)及鳳山龍山寺(清乾隆年間)。
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明末清初,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遷建現址,歷二百三十餘年;目前鹿港龍山寺的建築大體保留自清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 鹿港龍山寺不惟歷史悠久,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工藝精細,別具匠心,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具有藝術、建築與工藝等完整歷史價值的作品之一。鹿港龍山寺現獲頒定為台灣之「國定古蹟」。(摘自龍山寺官網)
龍山寺主祀觀音佛祖
正殿
後殿
後院
鹿港街上隨意逛一下,便又遇上了古蹟。
鹿港鳳山寺,又稱鹿港德興街鳳山寺,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是供奉廣澤尊王的廟宇,2000年10月25日公告為古蹟[1]。日治時期萬春宮因為要興建鹿港公會堂而被拆除後,廟中神像被寄祀到鳳山寺,現供奉於左廂房中;左廂房曾為鹿港北館樂社「玉如意」館址[2]。2016年8月24日清晨因遭祝融而導致建築損毀。現今還在重建中,神像已搬到隔壁「玉如意」。
鹿港最早的媽祖廟---興安宮
不能錯過的九曲巷
九曲巷內最有名的建築---十宜樓
也不會錯過的摸乳巷
鹿港老街到了
新祖宮...
新祖宮位於台灣彰化縣鹿港鎮,是一個祭祀媽祖的廟宇,興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現為彰化縣縣定古蹟。新祖宮是台灣唯一一座由乾隆帝下詔由官費興建的媽祖廟,也稱做「敕建天后宮」或「新天后宮」,因是天子御賜建廟,所以在廟前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碑文。(摘自維基百科)
鹿港開台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又稱鹿港媽祖宮、鹿港媽祖,前身為鹿港天妃廟,是鹿港地區的信仰中心,是臺灣最早唯一奉祀湄洲島湄洲天后宮天上聖母開基聖母神尊的廟宇,此尊湄洲島天上聖母(開基二媽)是明末清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奉請帶來的,也是臺灣僅存的第一尊來臺灣的湄洲開基天上聖母,更是臺灣歷史悠久的知名廟宇之一,至今將近四百多年,目前由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評定為臺灣國定古蹟,位在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中山路上。(摘自維基百科)
走出天后宮,來街上試試古早味的麵茶...
中山路鬧街,買點伴手禮回家...
中山路上的城隍廟...
時間不早,該往回走了,途中,經過施進益古厝...
鹿港文物館...
台糖鹿港車站
大概下午兩點半左右離開鹿港,繼續走西濱前往伸港,20分鐘後來到伸港福安宮,不妙,施工中...
福安宮前庭有很大的停車場...
伸港福安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伸港鄉大同村的媽祖廟,為該鄉的信仰中心,其媽祖稱為「伸港媽」,遶境範圍為擴及和美鎮的伸港十八庄。
2015年5月16日晚上約11點,此廟傳出火災,近千坪宮廟陷入火海導致正殿全毀[4]。同月18日,確認開基媽祖僅剩木頭底座,已和鎮殿神像燒成黑炭[6][7]。遭焚後,廟方請來在爐主家做客而唯一倖存的媽祖,騰出拜殿部份空間供信眾膜拜[8][9],且因發現正殿土地有部分屬於外人,遂延宕到2016年10月12日才開始動工重建[10]。2018年4月4日,舉行聖母殿原地重建動工大典,預計花兩、三年時間重建[11]。(摘自維基百科)
目前只剩前殿供香客參拜...
廟旁的庭園造景,吸引了不少親子前來餵魚...
離開福安宮後,繼續走西濱快速道路北上,幾乎一路暢行無阻,回到北投時還不到六點,還能回老家陪爸媽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