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58.jpg

最近,常到侯硐一帶健行,主要是該處好停車,步道又四通八達,可按時間與體能狀況任意取捨,健行後還有九份、侯硐等老街可打打牙祭,是非常適合親子同行的好地方。

前些日子,看到朋友在FB上PO出淡蘭古道北路的照片,查了一下有關淡蘭古道的資訊,淡蘭北路是從瑞芳走到宜蘭大里、石城。由於金字碑古道已經走爛了,於是,打算從員山子分洪道前的福安宮起登,經苧仔潭古道、琉瑯路步道至九份,再走樹梅坪古道接燦光尞古道與楊廷理古道至貢寮。至於,抵達貢寮後是否要搭火車回侯硐?則視時間而定。

以下關於淡蘭古道的資訊,摘自新北市旅遊官網

a5d43d6b-1db2-43a6-9ff5-4c122e9c3e10.jpg

踏上北台灣百年淡蘭之路

「淡蘭古道」為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於1800至1900年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的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北台灣地表上留下痕跡,歷史古道成為北台灣這璀璨百年的見證。淡蘭道橫跨現今北台灣的四個行政區(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目前多數山徑仍是登山健行者的愛好秘徑。

淡蘭北路

瑞芳為起點,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到宜蘭大里、石城;從軍事防守、傳遞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為發展最早的歷史古道。淡蘭官道「馬偕之路」具代表性,馬偕來台傳教在2020年將屆滿150年,具國際性價值。

星期六早上0520起床,0605出門前往今天集合點---員山子分洪道前的福安宮新廟,約在這裡的目的,主要是想走走沒走過的苧仔潭古道與琉瑯路步道。苧仔潭古道的入口就在廟旁...

苧子潭古道長年由一位姓楊的老礦工維護,若沒有他三十年來的維護,恐怕古道早已草掩堙滅。同行的賢明兄常在這團練,他說:以前常看到老礦工的身影,但最近沒見到了,希望他一切安好~

0700整裝後,由正對廟的右後方步道起登...

IMG_0886.jpg

苧子潭古道不長,但步道清幽,曬不到太陽...

IMG_0884.jpg

幾分鐘後即來到舊<福安宮>,下方即是員山子分洪道出水口...

P_20190504_071015_vHDR_On.jpg

往下俯瞰員山子分洪道...

P_20190504_071026_vHDR_On.jpg

經過一片竹林後,苧仔潭古道出口接上了琉瑯路步道,叉路口有指標...(回程拍攝)

IMG_0881.jpg

琉瑯路步道上的隧道...

IMG_0878.jpg

琉瑯路步道基本上都是石階,一路都有遮...

IMG_0880.jpg

琉瑯路步道上的觀景平台,此時開始飄起細雨,只好替背包戴套...

IMG_0690.jpg

琉瑯路步道最後接上了馬路,續行可抵九份老街,這健行路線也是不想花九份貴森森停車費的好方法...

IMG_0692.jpg

IMG_0693.jpg

山間的兩間大廟吸引了我的目光,當然,海上的基隆嶼也是...

IMG_0695.jpg

穿過第二個隧道後,也將進入熱鬧的九份老街了...

IMG_0697.jpg

途經頌德公園,此處也是小粗坑古道的九份端入口...

IMG_0871.jpg

這一段是欣賞基隆山與九份山城的絕佳位置...

IMG_0864.jpg

來到九份國小時甚早,鬧街此刻冷冷清清...

IMG_0699.jpg

IMG_0701.jpg

繼續沿馬路上行,出口接上了102縣道,續行不遠即來到樹梅坪古道的入口---福德祠,過此後,一直要到貢寮端才有人煙...

IMG_0704.jpg

從廟旁上行後,視野越來越好,可惜今天天氣不怎麼好...

IMG_0705.jpg

今天的健行夥伴---賢明兄...

IMG_0708.jpg

上至102縣道後,繼續前往金山福德宮方向,打算走燦光尞古道...

IMG_0711.jpg

入口有燦光尞古道指標...

IMG_0712.jpg

金山福德宮,這裡也是貂山古道的入口,今日不取,繼續沿戰備道前往燦光寮古道...

IMG_0713.jpg

IMG_0717.jpg

IMG_0719.jpg

這裡的步道也是四通八達,繼續沿柑仔店遺址方向前進...

IMG_0722.jpg

燦光寮古道非常熱門,路況也維護地相當好,當然戰備道上也不遑多讓...

P_20190504_150447_vHDR_On_p.jpg

過戰備道後改右轉下行,走在林間,不知不覺柑仔店遺址就到了...

IMG_0726.jpg

IMG_0728.jpg

續行經過一小瀑布...

P_20190504_144114_vHDR_On_p.jpg

0915左右來到燦光寮古道與楊廷理古道的叉路口叉路旁有長椅可供歇息,在此大休...

IMG_0730.jpg

IMG_0732.jpg

由於楊廷理古道是第一次來訪,行前特別查看了地圖,發現從這前往貢寮的叉路非常的多,便下載了GPS檔參考

實際走過之後,發現沿途指標很多,只要確認黃吉祠---慈願寺---福安廟等方向指標,就能順利走到貢寮了

IMG_0760.jpg

楊廷理古道上的遺址也不少,首先會看到吊橋頭遺址...

IMG_0735.jpg

以及不少的古早厝地...

IMG_0745.jpg

佔地最廣的當屬燦光寮舖跡...

IMG_0750.jpg

IMG_0749.jpg

該處有方向指標,取往黃吉祠...

IMG_0747.jpg

之後,又遇三叉路口,兩端路跡都很明顯,右往石笋古道下牡丹:左往黃吉祠,取左...

IMG_0755.jpg

IMG_0756.jpg

出口來到產業道路,一樣有指標指引,取右往黃吉祠...

IMG_0758.jpg

IMG_0759.jpg

黃吉祠到了,下一段的目標是慈願寺...

IMG_0767.jpg

IMG_0764.jpg

順著指標,來到燦光寮12號...

IMG_0768.jpg

IMG_0770.jpg

步道旁,也有不少的水塘與竹林,目前正好是桂竹筍季,步道兩旁有不少冒出頭的嫩筍...

IMG_0777.jpg

行經南草山叉路口,不取,續往慈願寺...

IMG_0779.jpg

此後,山徑變得越來越泥濘,如果不想洗鞋的話,得慎選踏點了...

IMG_0784.jpg

抵達慈願寺前,會經過兩座高壓電塔,或許也是因為有它的關係,路面一直很寬廣清晰...

IMG_0787.jpg

前一陣子,TNF100路過此地,路面被踩得光滑不已,即使很小心慢行,鞋底也很快就成了光頭胎,在此,屁股連蓋了兩次印章...

這下子不僅得洗鞋,褲子也得先刷過才能丟洗衣機了~

IMG_0791.jpg

步道上叉路真的很多,從黃吉祠過來後,記得取往慈願寺就對了...

IMG_0796.jpg

步道出口在慈願寺上方,有溝渠可洗鞋底,步道口也有地圖與指標,下個目標是福安廟...

IMG_0797.jpg

IMG_0798.jpg

慈願寺,過此後,再度回到人間...

IMG_0811.jpg

寺前有漂亮的蘭花...

IMG_0802.jpg

IMG_0804.jpg

IMG_0806.jpg

從慈願寺沿馬路走下來後有一大戶農家,此時正在大庭上剝筍生火煮食,也好心地告知前往福安廟的方向(出馬路後取左)...

IMG_0812.jpg

IMG_0813.jpg

過橋後,很快就看到地圖與指標,繼續前往福安廟...

IMG_0815.jpg

IMG_0814.jpg

行至半途,樹上掛著有趣的木板指標,其中有一看海步道指標寫著可看到山海全景,當然要去看看囉...

IMG_0817.jpg

IMG_0818.jpg

約莫1130來到景觀平台,放飯囉...

IMG_0819.jpg

IMG_0822.jpg

大休後原路回木板指標叉路,但回程半途也有叉路可接上楊廷理古道,便易路而行途中,再遇採筍人家正在剝筍,好一幅豐收景象接回楊廷理古道時,路旁又出現很大的水塘...

事實上,這一帶的大池塘還不少呢!

IMG_0829.jpg

IMG_0830.jpg

古道兩旁多是良田,不過,看起來願意務農的人少了,只有幾處有耕作的痕跡。可愛的鳳梨田...

IMG_0843.jpg

出古道後接上馬路,直行可續行古道前往澳底,先取左去福安廟拜拜

IMG_0834.jpg

從廟庭下望澳底,看來目標不遠了

IMG_0837.jpg

參拜後折回古道,半途中遇一年輕人正在翻土種番薯,忽然想起同學說的:退休後若想要務農,但現在還不開始跟長輩學習,屆時真的種得起來嗎?真是當頭棒喝啊!

約莫1235來到楊廷理古道終點的金斗公,出口接上了馬路...

IMG_0841.jpg

出口處立有淡蘭楊廷理古道石柱

IMG_0840.jpg

按照這裡所立的地圖顯示,金斗公是淡蘭古道的終點,此刻得決定是要走馬路到澳底搭車,還是原路踢回侯硐福安宮停車處?

今天從福安宮走到這約花了5個半小時,若決定走回去的話,應該也沒有摸黑之虞,那就原路折返吧!

IMG_0839.jpg

回程無來時在叉路口的遲疑,很快地就回到了古道上的地標點---黃吉祠

IMG_0847.jpg

燦光寮舖跡...

IMG_0851.jpg

接回燦光寮古道後,回到草山戰備道時可眺望無耳茶壺山與半屏山...

P_20190504_151822_vHDR_On_p.jpg

1526回到金山福德宮...

P_20190504_152611_vHDR_On_p.jpg

下午四點左右回到九份,當然要來碗芋圓囉...

P_20190504_160308_vHDR_On_p.jpg

吃完冰後,再循琉瑯路步道以及苧仔潭古道回福安宮...

IMG_0874.jpg

約1650回到福安宮,回程走了4小時15分...

IMG_0885.jpg

今天健行的距離約28K,上升落差1900米,共花了9小時50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