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尖山,海拔高度1852米,山頂有一編號6231的三角點基石,被山友列名為<復興三尖>老二。


這個行程,早在去年11月就已排定,無奈當日陰雨,所以作罷;之後又安排了幾次,但全都因天氣不佳放棄。昨晚,向內人提議了這個行程,她略有猶豫,原來她已安排了要去植物園去看<莫內>畫展,還好,貼心的<林老師>沒有堅持,換得了這趟身心舒暢的登山旅程。


鬧鐘設定在早上六點,但硬是撐到了八點才出門,我想,爬山還是輕鬆點好。在巷口的早餐店補給了早、午餐,便往復興尖山登山口出發。復興尖山的登山口在省道台七線59.2k處,從北投出發,十點半才能到,是一座開車比爬山更花時間的中級山。


過了59k里程指示牌後,便開始尋找停車位,北橫公路在過了巴陵之後,就只剩單線道寬度了,有時,連會車都有困難。在一指示牌下停了車,今天仍然只有我們一輛停放,我想,應該是離市區太遠,沒那麼容易親近之故吧。準備妥當後,沿北橫向前尋找登山口,沒多久,便在左側山壁上發現了繩索與路條。這麼不容易來,當然要好好享受這中級山之美囉。


一開始,大兒子便領錯了路,其實路跡與布條還算蠻明顯的,只是他亂衝沒注意。回到正途,一路陡上,不過今天天氣涼爽,倒不太會流汗,小孩們也沒人喊苦,真好。而步道旁的森氏杜鵑花落一地,頗為可觀。


過了陡昇路段,山路略為往下,之後幾乎是平移了好一大段。期間,陸陸續續出現了高大的巨木、倒木、樹洞與蕨類,搭配了點霧靄,十足成了一幅侏儸紀原始林的景象。小孩們見著此景,直鑽進樹洞,攀上倒木玩耍。


走完平路,步道開始陡上,每每需要雙手雙腳併用方能攀上,有時落差大些時,還需要幫忙推一把。兩個半小時之後,終於踏上了復興尖山山頂。山頂展望極佳,可惜沒什麼認識的山頭,倒是包圍著山頂平台的森氏杜鵑已含苞待放,再過一、兩個星期應該會盛開,值得期待。


整條步道只有在山頂平台上才照得到太陽,夏天來一定更舒服。在涼風的吹拂下,曬著暖暖的春陽,吃著今早準備的午餐,看著嘻鬧追逐的小孩,所謂的幸福,當是如此而已。


下山,遇上了一獨行客,在這種中級山能遇到山友,真是備感親切。下山速度快了些,好幾處還是採小跑步,小孩們也玩得不亦樂乎,倒是膝蓋酸了些。兩個小時後,回到了停車處,這一次,上、下山的冠軍都由<林老師>包辦。


59.2k停車處



山壁上的登山口



途中的倒木





迷霧森林



山徑上的花草






登頂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